北领精品课|刘亚东:让历史告诉未来——世界变局与中国破题
时间:2020年11月06日浏览量 : 

北领全国班二期·第三课南京站,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、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先生用历史的眼光探寻科技发展规律,探讨科学精神。

 

一、技术发明在创新环境中得到发展

 

1、四大发明在西方带来相关产业繁荣

活字印刷发明后,长时间里,没有带来相关产业的大发展,传入西方后得到了延伸。

15世纪40年代,约翰内斯·古腾堡研发出了铅活字印刷机。印刷机带来了书籍和阅读的迅速普及。人们太热爱阅读以至于把眼睛看坏了。所以,印刷机发明一百年后,欧洲出现了几千家的眼镜制造商。眼镜业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光学革命。1590年,荷兰的眼镜制造商JANSSON父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。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,欧洲的生物学家相继发现了细胞,创立了微生物学理论和细菌学。

18年以后,1608年,荷兰的另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·利伯希,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。一年以后,伽利略于1609年又发明了40倍的双镜天文望远镜。第一次把人类的有效视野延伸到了太空。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仅催生的欧洲的宗教改革、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,也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繁荣,造福了全人类。

四大发明诞生在中国,本来最有条件也最有可能在我们这里发开花结果,但是没有。后面的这些故事如果发生在中国,那将彻底改写世界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。

2、科技创新无法依赖举国体制

实现某个具体目标,在路径比较清晰的条件下,举国体制是比较有效的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体育比赛中的夺金牌。但在更多情形下,如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或技术领域的原创性发明和成果,都是举国体制力所不及的。

从纵向看,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、永无止境的过程,而且需要市场的牵引和创新生态的培育。中国亟待攻克的所有核心技术都不是静止的堡垒,而是日新月异、动态发展的过程。

在举国体制下发展集成电路,即使技术上可行,持续半个世纪不计成本的大规模投入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无法想像的。

从横向看,卡了我们脖子的核心技术实在是太多太多。举国体制无法解决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这些量大面广、普遍存在的核心技术瓶颈问题。

科学具有自已独特的发展规律。任何一种科学发现或成果,都必须在适宜的学术氛围中经过自由探索取得,而不可能在运动式的突击中完成。

 

二、中国文化进步与文化创造之要义在于弘扬科学精神

1、众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科学精神缺失

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,归根结底都是科学精神缺失造成的。

先拿科技界来说,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,基础研究薄弱,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。你可以找出一百条原因,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。与科学精神缺失伴生的还有学术腐败、学术造假、浮夸浮躁等很多丑陋现象。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决不仅限于科技界,而是全社会的。比如,与健康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,而且在中国特别容易流传。《科技日报》曾每个月底拿出一个整版来辟谣,还是辟不过来。公众宁愿盲从某些“名嘴”关于敏感问题的臆断,而不愿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。

2、科学和技术不能混为一谈

科学帮助我们认识和发现自然,技术帮助我们征服和改造自然。科学解决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的问题,技术解决“做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的问题。一般而言,科学以知识形态存在,而技术以物质形态存在。

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电灯、电话、电报、留声机等很多产品,拥有两千多项发明,一千多项专利,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但他是科学家吗?他是伟大的发明家。爱因斯坦一生中没有任何技术发明,但他创立了相对论,并为人类贡献了一个最简单、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公式,E=MC2。质能方程解释了物质和能量的关系,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时空观。他才是伟大的科学家。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共同之处是,都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;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发明家,一个是科学家。

3、“高科技”的提法是错误的

为什么说“高科技”的说法不准确、不科学?道理很简单,科学只能讲大小,不能论高低;技术只能讲高低,不能论大小。这是最基本的科学技术常识。

“大科学”(Big Science,Megascience,Large Scinece)是国际科学界提出的概念。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题为《小科学、大科学》的著名演讲。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,从二战时期起,进入大科学时代。就其研究特点来看,主要表现为:研究目标宏大、参与人员众多、多学科交叉、投资强度大、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等。

高技术(High Technology, 简称Hi-tech)的概念也源于美国,是一个历史的、动态的、发展的概念。国际上对高技术比较权威的定义是: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,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,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、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、技术密集的技术。

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。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,它关乎我们国家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。

 

三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,融入全球价值链

1、中国科技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是常识,不是问题

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,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值得肯定,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。在一些重要的科学和技术领域,中国与美国的差距,少则十年八年,多则半个世纪,甚至更长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而中国赶上和超过美国的,却寥若晨星。

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,比如大飞机,西方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。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,比如载人登月,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,已经过去了50多年。

2、所谓中美“科技脱钩”其实是“技术脱钩”

所谓中美“科技脱钩”就是一个伪命题,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科学发现或者成果实施垄断。知识就是知识,世界上不存在“中国的知识”或“美国的知识”。对知识共享持开放态度,是科学探索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。

两百年前的地球上,“通讯基本靠吼,交通基本靠走。”尽管如此,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尚且得出“科学无国界”的结论。在21世纪“快速移动互联+人工智能”的地球村,如果有人想在科学的园地里竖起篱笆墙,那必定是徒劳的。

就纯粹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而言,国家之间不可能做到脱钩。很多人搞不清这个问题,因为他们没有弄懂科学的本质和属性。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,科学发现是人类共有的财富,所以不具有可专利性,而技术发明不是人类共有的财产,发明者可以独占,所以具有可专利性。可见,所谓的中美“科技脱钩”其实是“技术脱钩”。

3、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,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自主创新

越是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全球创新,就越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,绝不能让自己生疏了“手艺”。只有积攒了足够的“筹码”,才能和对方平等地交换;同时还要留够反制对方的本钱,以备不时之需。

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,是一条既不排斥“拿来主义”,又强调以我为主的知易行难之路。它是开放的,鼓励合作共赢,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,努力融入全球价值链;它又是自主的,体现自己的意志和意图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,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自主创新。

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,于人的一生长得不无法忽略,但在历史长河中,却短到有时难以留下痕迹。我们不应因暂时的困难而导致战略误判,更不能让国家的发展偏离正确航道。